導管動力注射中流及壓力測試儀是評估醫用導管、注射器及連接系統在高壓注射(如CT造影、介入治療)中安全性能的核心設備,用于精確測量流量輸出與實時壓力響應。其正確使用不僅關乎測試數據的準確性,更直接影響醫療器械的安全驗證結論。操作不當可能導致數據失真、設備損壞甚至模擬失效。遵循
導管動力注射中流及壓力測試儀科學規范的操作流程,是保障測試可靠性的關鍵。

一、測試前準備與系統檢查
環境確認:在溫度15-30℃、濕度≤70%RH的潔凈實驗室內操作,避免振動與強電磁干擾;
設備自檢:開機后運行自診斷程序,確認壓力傳感器零點漂移<±0.5psi,流量計無堵塞報警;
介質選擇:使用符合標準的模擬液(如生理鹽水或甘油-水混合液),避免氣泡混入;
排氣處理:通過手動預推或自動排氣功能,排除管路內空氣,防止壓縮性誤差。
二、樣品安裝與密封
正確連接:將待測導管或注射器通過標準魯爾接頭(LuerLock)牢固接入測試端口,確保無松動;
固定夾具:使用專用支架夾緊導管遠端,防止高壓下位移或脫出;
密封驗證:低壓預注(如5psi)檢查接口是否泄漏,確認無滲漏后再進行正式測試。
三、參數設置與測試執行
設定注射參數:根據標準(如ISO11040-4)或臨床需求,輸入流速(如3mL/s)、總劑量(如20mL)及壓力上限(如300psi);
啟用安全限值:開啟超壓自動停機功能,防止導管爆裂;
啟動測試:點擊“開始”后,設備自動執行注射并同步記錄壓力-時間、流量-時間曲線;
禁止中途干預:測試過程中不得觸碰管路或調整參數。
四、數據讀取與結果判定
查看峰值壓力:確認未超過導管標稱耐壓值(如250psi);
分析流量穩定性:流量波動應≤±2%,異常波動可能提示管路阻塞或驅動故障;
生成報告:導出帶時間戳的測試曲線與關鍵數據,用于質量檔案或注冊申報。